【會後文稿】TaiwanGPS 雙學人線上分享會|美國波士頓大學x英國劍橋大學
TaiwanGPS本次雙學人分享會邀請到至波士頓大學攻讀復健科學博士的黃意婷學人以及於英國劍橋大學環境、能源與自然資源治理中心攻讀博士的楊宗翰學人,兩位學人分別就「出國前的準備」、「求學當地的生活」以及「回國後的發展」三大脈絡進行個人經驗分享。
對於出國前的準備,意婷學人建議選校方面可以由學門出發,再透過學校網站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教授,從教授的近期研究計畫案與所發表的期刊論文中尋找與自己研究興趣最為契合者。這樣的事前研究產生的資訊量極大,意婷學人建議為避免混亂可以將資訊統整成excel表格,拉長時間審慎評估,最後再去聯繫最適合自己的教授。
宗翰學人自述選擇至英國留學主要原因是申請到英國當地的獎學金,以及考量英國整體的生活開銷略低於美國。另關於公費留學考試,宗翰學人認為標準式的答案或許能拿到不錯成績,但在申論題能適時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觀點,反而能讓自己在一眾制式化的答案中脫穎而出。
至於國外學校的面試與書審,意婷學人強調申請者不見得清楚教授看中的要點,但申請者必須清楚自己「為何而來」、是否能展現出自己對於該領域已經做足功課。意婷學人提醒申請者若擁有獨立的想法、決心,這些特質能使自己與眾不同,更容易雀屏中選。宗翰學人則說申請國外學校是與全球學生競爭,過分關注如:英文成績、GPA等形式化標準,反而不完全有幫助,畢竟競爭對象可能原本就是英語母語者或畢業於世界百大學校的佼佼者,因此與其將重點放在形式標準的高低,不如讓自己的申請展現獨特性。學人建議可將自己的未來規劃與系所特長結合,以增加自己的競爭性。
宗翰學人以自身就讀的劍橋大學為例,申請表上可指定想要指導論文題目的指導教授或是不特別指定教授,前者會將資料直接寄給該教授,後者則是會將資料送至系上每一位教授,萬一沒有任何教授想要指導該申請者,那麼該申請資料便不會進入下一關的審查委員會。因此宗翰學人建議學子最好事先跟有興趣的教授聯繫,並在申請資料上特別指定該教授,方能增加錄取機會。
兩位學人皆認為最好在碩士求學階段有發表過期刊論文,如若沒有,那務必從別的指標來凸顯自己,無論是從學習計畫、個人特色或者實務經驗都是不錯的選擇,切記不要自己先拒絕自己。
在當地求學的生活方面,意婷學人與宗翰學人提及不用過度追尋一種「已經準備好」的感覺,不受既定框架限制,反而讓自己的心態更為輕鬆。宗翰學人引述美國大聯盟追尋「第一個好球便要出棒」的概念,要學子勇敢追夢,趁勝追擊不如趁早追擊。
意婷學人說這趟國外求學之旅,最大收穫來自學習心態的改變,讓自己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以及對於不同生活型態的了解與尊重。學人也提及自己的碩士論文與博士研究兩者連結相較不深,學子不用局限自己同一個題目。她提醒諸位學子留學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並非得到出國留學的機會,生命才會圓滿。宗翰學人則稱回想起這段在他方浪漫旅程的生活,其中因為能與許多優秀人才合作,累積很多寶貴經驗,讓他藉此看見更多可能。學人說公費留學只是一張「機會的入場券」,重點要先出發,在人文薈萃之地與不同領域的人才擦出火花,藉此超越過去的自己,成為2.0版的自己。
最後,教育部提醒打算前往海外留學的學子,因應國際疫情開始趨緩,各國逐漸解封,學子若要出國留學,務必先行確認海外課程是否有受疫情影響,並審慎評估各國疫情與搭機染疫風險。另委託留學代辦公司處理留學代辦相關事宜時,關於海外留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在111年12月6日有最新修訂發布,敬請學子參考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