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人專欄】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 but take your work seriously.

最後更新日期:2024-09-30

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 but take your work seriously.

作者:郭益昌
獎學金:106年教育部與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澳洲國立大學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從留美到留澳的契機

2014年的暑假,我正在紐約The New School攻讀碩士第二年,由於昂貴的生活費,兩年碩士期間無法回臺灣探望家人,反而有幸在教育部世界南島計畫的幫助下,我前往一個在網路上資訊非常稀少的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紐),進行田野調查。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我居住在一個受中國礦業活動影響的當地村莊,藉此了解礦業開採對村民生活造成的社會文化與環境影響。在那段期間,我除了第一次體會巴紐人的生活方式與洋涇濱語(Tok Pisin),同時也發現到,即使巴紐已於1975年獨立至今,作為前殖民母國的澳洲依然對這個年輕國家、巴紐的人民,甚至是新來的中國跨國礦業公司有重要的影響。這體悟讓我逐漸萌生前往澳洲讀博士班的念頭。


坎培拉的求學生活

我在獲得教育部臺灣澳洲國立大學獎學金之後,於2017年至2022年這段期間,在澳洲國立大學進行博士論文研究。澳洲國立大學位在澳洲政府的所在地:坎培拉。雖然大部分人對於這個城市的印象是人口不多、生活娛樂少,但坎村(坎培拉的別稱)其實是一個非常安全,而且生活機能齊全(包含很多亞洲超市)的城市。加上自2019年通車的輕軌,如果又會開車,坎村附近有非常多具特色的小鎮以及美麗的自然環境,因此在這生活其實不太會感到無聊。再加上地勢相對平坦、行車不多,有時一台腳踏車,就可以到達大部分想去的地方,只是務必要戴安全帽,尤其是在初春時要注意可能攻擊行人的澳洲喜鵲(magpie)。

作為澳洲的首都,坎村除了有大洋洲研究重鎮的澳洲國立大學,還有擁有眾多館藏的澳洲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因此是進行學術研究的最理想城市之一。求學期間,除待在研究室外,研究所跟宿舍會按照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節慶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藉此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互相交流,在分享食物及準備文化表演之餘,除了來自相同國家的學生能夠把酒言歡,不同國家的學生也得以透過食物的分享搭起友誼的橋樑。因澳洲的國際生有較高比例來自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學生大多都知道臺灣(可能是透過食物或是流行文化),文化的親近性給予臺灣留學生能夠增加不少在異鄉求學的歸屬感,甚至結交一些週末可會面、遇困難時可談心的朋友。


學校外的社團活動

在坎培拉求學期間,我校外生活的兩個重心是宿舍的student leadership team以及Canberra City Toastmasters公眾演說社團。澳洲的求學環境,除了學術上的表現,學校與老師們相當重視學生在群體的貢獻以及領導能力的建立。因此我積極地爭取居住在學校宿舍(University House)的機會,並後續擔任senior resident以及residential scholar兩個職務,由於鄰居來自不同國家與時區,我除了要溝通彼此間有關浴室與廚房使用不同的習慣,甚至要處理鄰居半夜與家人聊天造成的噪音問題。此外,宿舍不僅作為一個居住的空間,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舉辦相關的藝文或是學術活動,換句話說,宿舍生活其實是學校的一個延伸。因此,在擔任residential scholar期間,我與夥伴共同舉辦學術發表會、公眾演說的技巧分享會,也邀請不同的博士生,分享他們的研究主題,以及如何在茫茫的學術旅程中堅持下來。當然,參與宿舍的student leadership team對於國際學生的經濟會有很大的幫助,按照職務的層級,從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是全額住宿費減免(例如:擔任community coordinator)都有可能。

Student leadership team成員合照、擔任Residential Scholar與室友們聚餐合照

此外,我在坎培拉生活的另一個重心是Canberra City Toastmasters。由於個性較為內向,入學時指導教授建議可參加公眾演說團體,增強演講時的表達能力與自信。因此,2020年我加入位在學校附近的Canberra City Toastmasters。剛開始由於疫情的關係,每週二中午的例行聚會都在線上舉行,透過自願的方式,每位成員選擇要準備一段三分鐘或六分鐘的演講(可即興或事先背好),結束後,另一位較資深的夥伴,會根據演說準備的技巧給予建議與評分。

Toastmasters聚會照片

我在2021年成為較為資深的成員後,接著擔任Canberra City Toastmasters的會計職務,並在2022年參加學校的三分鐘論文演講競賽(The Three Minute Thesis Competition)。隨著疫情的趨緩,例行的聚會也逐漸恢復到實體,這個轉變增加了團體成員間互動的機會,甚至讓我學到一個直到今天依然持續影響我的工作態度: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 but take your work seriously。對於從小在臺灣接受教育的我,有時候會把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畫上等號,而這樣的心態,在異國求學時,面對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朋友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誤會,面對這種心態帶來的困擾,Toastmasters的澳洲夥伴Clint向我分享他小時候父親如何教育他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他的故事解答我這些年的困惑,體會到透過這樣的心態,或許更容易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一起工作。因此,以這句話做為結尾,除繼續勉勵自己,也希望這些經驗可以提供未來想要前往澳洲求學的夥伴們一些可能有用的參考。

Toastmasters的澳洲夥伴Clint向我分享他小時候父親如何教育他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他的故事解答我這些年的困惑,體會到透過這樣的心態,或許更容易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一起工作。

TaiwanGPS 吉祥物